招生技巧:學大張老師咨詢的經驗和心得體會
孫老師:
我的咨詢強項有兩點:一是,能給家長第一感有親和力。二是,在溝通中能有效的給家長定位,知道并了解其需求是什么,學生的需求是什么。家長的承受力有多少,就根據他的承受與需求,有效的制定適合于他孩子的、家長在經濟上又能承受的學習方案。我想在溝通中能做到察言觀色還是有必要的。如果不切實際,談的過大,家長在經濟上承受不了,一下子就會蹦走家長,學大就會因此而損失了一個家長。或是談的太小,就沒有有效的利用好學大給的這次機會,就沒有抓住這次機遇,也是犯了沒有必要犯的錯誤。三是,能讓家長對我很信任。我接的單子,每一個都是因為家長對我極其的信任才與我簽約的。因為我認為我是代表學大和家長溝通的,如果家長能夠信任我,就能夠信任學大,就能夠把孩子交給學大來培養。
那么,如何能在咨詢過程中做到揚長避短呢?我感覺首先不要在咨詢過程中暴露自己的缺陷,自己的不足,不要經常以貶低自己來突出學生有多么多么的優秀。這樣做會樣家長有不信任或是反感的想法。而且,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例如,我的學歷不高,當然如果要讓我給學生或是家長做學科分析的話,我一下子就會穿幫了,因為我很明確的了解我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水平。可是,我感覺我的英語雖不太好,但是我對英語很有興趣也有自己的方法。我可以把我自己從沒興趣到有興趣的轉變和方法交給學生。我也可以交給學生一些有趣的英語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當場就能用我的方法來讓學生轉變對英語這一學科的熱情。讓家長明顯的感受到學生的變化。
當家長看到學生的變化時,就會認為我們學大還是有辦法的,當然也會很認可學大。說實話,我在整個咨詢過程中沒有給學生做過一次學科分析,但是我能夠成功的簽約。在咨詢過程中所有的談話內容盡量要跟著咨詢師的思路走,不要隨著家長的思路走。咨詢中要有良好的控制力,以及氣勢,這很重要,把你想表達的盡量說透,把家長想了解的盡量解釋清。
咨詢師要盡自己的全力去做,盡力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