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行業現狀
隨著中國教育改革的進程,社會民眾對中國教育體制市場的透明,及用人企業注重人才能力的現實體制影響,加上近年連續生源萎縮,中國招生市場遭遇大寒流,哀鴻遍野,連過去‘不愁嫁’的公辦統招大學也都吃不飽肚子,于是民辦、職業教育、傍名牌大學的就業班、自考班、培訓機構就只能靠邊站了, 相當數量院校招生只完成了計劃的50%左右。由于生源及學費收入大幅減少,院校紛紛縮小辦學規模甚至停辦,直至有可能瀕臨倒閉。
生源是教育機構的血液,只有源源不斷的新血液注入,教育機構才能發展擴大,所有教育機構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想方設法,不斷探索和研究確實可行的招生宣傳推廣方案,希望能解決生源難題的發展瓶頸。
目前招生市場常用模式的利弊
招生市場可謂是橫幅滿街打,廣告滿天飛,招生人員到處跑。我們隨處都可以見到招生的大肆宣傳。因此目前的招生市場讓人們一頭霧水難以相信,有時更被人們當作騙錢的把戲(而真正要花巨資打品牌廣告做起來來的機構并不多,因此我國大部份機構均也只能是靠低投入快捷實現效果招生模式為主)。
市場的混亂,個個都吹得天花亂墜,明星代言打大幅廣告的學校也成了非常辦學機構,某某品牌全國幾千家連鎖品牌最終也只是忽悠學費解決不了就業……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怎么分辨哪些才是誠信辦學,教學質量好,師資力量強,就業安置穩的優勢教育機構?真正想辦好學的機構如何打消人們的戒心,讓大家放心踏實地交費上學?
應該建立專業規范的服務體系
國家在積極推進教育體制改革,比如今年二會提出的異地高考,近年來各省試行高職專科院校“注冊入學”、對口單招等等模式,就是要打破傳統的高考“獨木橋”、一考定終身的高等教育體制,將來的高考將實行多元化錄取體制,慢慢將傳統的培養“考將”的教育模式變化成為素質教育。
中國教育逐步完全市場化的情況下,中國教育需要一支專業能力強、服務系統化的服務團隊,為教育辦學機構提供專業營銷策劃、宣傳服務;為廣大學生家長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科學化的教育咨詢、擇業指導服務;為社會大眾提供民主監督體制。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