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招生渠道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要首先考慮自已學校的特點。
如果你是國辦計劃內本專科大學,所使用招生渠道自然是按國家統招錄取方式進行,個別的學校可能有點招,擔也必須尊循很強的原則;如果你是國辦中專技校除了沿用傳統的各縣招辦招生的原則外還,更多的人開始有償代理招生,而且越來越嚴重,雖然有些中專也在努力擠入大專的行列,但強內功,重就業這方面做的還是不夠;如果是民辦院校,幾乎采用了同一種方式,那就是靠人網代理有償招生,以致于好多基層的代理成了金錢的奴隸,誰給錢多給誰招生,從而助長了各民辦院校招生政策的大戰,也導致了好多的民辦學校不是從內因上找問題,而是看誰會招生,在校內搞招生業績至上,在校外搞不擇手段的招生大戰,好象招生成了學校生存的唯一的路子。有些學校雖然說招生和教學同步,兩手都要硬,但現實中人們都可以用肉眼看得出來。。。。。
應該說這是錯誤的,做為學校首先要考慮自身的問題及自已的特色,然后再選擇用什么方式進行招生。比如一些內功好知名度大的學校,重點做好品牌宣傳;一些不知名的學校重中之重是在強內功的同時分析自已的亮點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沒有實力肯定重點放在代理招生渠道上。而代理渠道的招生,也要考慮怎樣用最經濟的方式達到最好的效果,這樣的學校招生目標不要太大了,要切實可行的制定目標和計劃,不能一嘴吃個胖子。
第二制定招生政策要著眼于如何留住優秀的招生人。
有了人才會有一切,要想發展,學校越小越要重視人的力量也就是說人才的力量。現在好多的小型學校不是在政策上留人而是想方設法欺騙或投機取巧的讓人們給他干,以至于只能每年用新人。因為你今年欺騙了招生代理,明年招生代理就跳走了。開始人家不明白整個招生市場,可明年就明白了嘛。至于如何運用政策?我認為重要的一點是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否則采用高提成的方式也不會有效果。
第三招生需要各方面精細的策劃。
好多學校,越是實力差越工作粗糙,只會在拼命的多給多少個點的回扣上做文章。其實認真精細的策劃一下也不需要太大的實力,就是找個策劃公司也花不了幾個錢,如果讓員工自已策劃也是有好處的,只少可以在策劃中,提高員工思考問題的能力,其實好多人賴于思考,而且可以在眾多人的集思廣議中產生現實的能夠大多數人接受的招生政策和攻關對策以及看不到的向心力。。。。
第四選一個能容人會管理善培訓有理論水平的招生領導。
好多學校選最能招生的人去當領導了,這往往是個錯誤。。。其實我認為這個領導不一定必須親自能招生,但他能讓更多的人按他的思路去招生,才上上策。。。。實踐證明:這樣的人當了領導,自已的業績上不去了,別人的業績也沒有上去,有些人只會招生,但不一定也會當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