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技巧:教學管理手冊之教師工作標準
教師工作標準
一、教師崗位職責
1.具有新英語教育觀念,了解當前國內外少兒英語教育發展新動向、新成果、新趨勢,能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2.嚴格按照教材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和培訓中心的教學計劃,認真編寫教案,組織好課堂教學;
3.負責授課班級的學員管理,認真填寫學生出勤情況表(詳見附表 八);
4.參與試題庫的建設、維護和更新;
5.負責各項教學服務的執行;
6.負責保持、維護及增加所授班級的學生數量;
7.負責學生在中心學習期間的安全和紀律;
8.負責授課后教室的清潔工作。
9.負責授課期間所用書籍、磁帶、CD和其它教學用具的保管;
10.協助培訓中心的收費工作;
11.配合教學部負責人搞好其他教學管理工作;
12.協助市場人員進行市場宣傳活動。
二、教師標準
1. 參加xxxxxxxxx總部培訓,并通過面試、口試、教具準備、任意課程內容試講等全面考核合格后,獲得xxxxxxxxx教師資格認證。
2. 具備《教學要求》中所要求的能力。
3. 熱情耐心對待每一個學生,經常主動與家長溝通,真實反映學生課堂表現。
4. 按照xxxxxxxxx教學要求,準備各種教學用具。
5. 嚴格按照《教師職責》的要求認真授課。
6.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關注課上發生的每一個細節,有正確對待、果斷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7. 保證學生安全,維護課堂紀律,及時向教學主管或校長反映在教學過程中所發生的意外情況和突發事件。
8. 教師管理采用“教學主管負責制”,教師工作由教學主管安排、監督和審核,教師打分作為教學主管考核教師的一項重要依據,教學主管有權辭退不合要求的教師。
三、授課規定
1.通過教師的行為,使學生建立學習外語的信心,即人格感受的作用。具體做法是:
1) 情感互通。每次上課時提前幾分鐘到課堂,與學生聊天,加強交流,不僅要做一個嚴師,還要做他們的知心朋友。
2) 熱忱相助。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積極鼓勵學生克服困難。當讀錯音、做錯題的時候,要耐心幫助他們,同時還要說一些鼓勵的話,如“It'sOK, no problem. That's OK. Don't worry!”等。
3) 師生交融。在各種學習、活動的間隙中走到學生中,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2. 確保每節課都非常新鮮、有趣,使學生感到學習英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比如上課時教師用英語授課,開始時,學生聽不懂,教師就用手勢輔助教學,學生還聽不懂,教師就用圖片或實物來講,如再不明白,教師就放慢速度,用簡單的詞匯重新說一遍,這使英語課如同猜謎語課,最后當學生明白了,就會有一種成就感。
3.準備充分的教具。要經常帶一些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玩具、學習用具、圖片及實物等教具,輔助教師授課,使學生感到教師像個魔術師,每天可以變出各種東西。總之,教師上每一節課時,都應該讓學生感到沒有任何的壓力。
4.課堂時間控制。合理把握課堂授課節奏,避免過快或過慢。以學生能夠很好接受為準。教師講解與學生演練相結合。教師授課要按照《教學授課大綱》規定的課時進行。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可以有小的課時調整,調整課時需要與教學主管、教學校長協商。
5.課堂內容控制。教師要按照《教師用書》內容和順序授課。根據學生接受情況,在教授完規定的教學任務之后,可適當加入一些中小學生英語新課標的內容,以擴大學生知識面。
6.授課流程
1) 開班第一次課,師生互做英文介紹,或為學生起英文名字,讓學生熟悉教室等。
2) 教師每堂課開始時,需對上次課的內容進行相應的復習。
3) 利用歌曲,游戲,手工、聽錄音等活動進行英文教學。
4) 每次課時結束前,進行本次課時重點內容的總結,留本次課的課后練習作業。
7.教師應對學生負責,對自己的教學質量負責,努力成為一位人受歡迎的教師,因此,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項:
1) 記住學生的中英文名字,盡快了解學生性格。
2) 為保證給學生一個全英文教學的環境,嚴禁用中文上課,同時鼓勵學生多說英文,盡量使用英文,養成用英語思考的習慣。
3) 嚴禁在上課過程中撥打或接聽私人電話;未經允許,教師嚴禁在課堂上宣傳或銷售學習資料。
4) 制定合理的班級規章制度,嚴格遵守,公平公正;樹立學習榜樣,互助互愛,共建優良班風。
5) 愛護教學用品和教學設施,合理利用教學資源。
6) 教學過程中教師負責學生安全,如有緊急情況,果斷正確處理,并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
7) 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適當增加課外知識,給學生布置適量的課后作業,散發教師的個人魅力。
8) 多關心性格內向的學生,多關注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多關愛弱小膽怯的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9) 從始至終以輕松愉快的心情進行教學,不把個人的壞情緒帶給學生,讓學生在團結、緊張、活潑、快樂的課堂氣氛中學習英語。
10) 課后多向家長反映學生表現積極的、進步的一面,祝賀學生取得的進步;對表現不佳的學生,應多向家長詢問、商討對付的辦法,不以個人喜好來評論學生的好壞。
四、教學準備
1. 教學環境準備
1) 如需布置必需的教學環境,至少提前三天通知教學主管。
2) 教師在開課前一天,檢查教學環境的準備情況。
3) 每次課之前根據授課內容需要在教學環境中加入適當的掛圖等裝飾物。
2.開班準備
1) 提前熟悉標準的授課教案,準備豐富的教具和教學用品。
2) 了解學生年齡、性格、學習動機、家庭情況、英語基礎、所在學校特點等。
五、教學經驗總結
1.授課總結報告(即教學后記)
1) 授課教師授課結束后,三日內提交本次授課的總結報告給教學主管。
2) 授課教師總結此次授課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并提出對教學、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建議,收集學生對xxxxxxxxx課程設置、授課等方面的意見。
3) 教學主管組織本組教師總結授課方面的經驗教訓,并且相關人員總結學生在招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改進教學。
4) 考試結束后,教學主管組織教師分析考試情況。
2.教學觀摩活動
1) 每次授課后,如果有課堂錄音,授課教師需重聽自己的課堂錄音,并在授課后兩周內,向教學主管和教學校長提交聽錄音的感受,總結自己授課中存在的不足。
2) 教師在不承擔教學任務時,向教學主管提出申請,可旁聽其它優秀教師的授課,同時需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3) 聽優秀教師的課堂錄音,提交聽后感受給教學主管,總結其它教師好的授課經驗,指出其它教師的授課中的問題或不足。
4) 不定期安排有經驗的教師做教師演示課,提高教師的授課技能。
3.教學例會
1) 教師必須每周按時參加由教學主管、教學校長組織召開的教學例會,總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 會議可以讓教師互相總結授課情況,分享教學經驗,交流錄音的心得體會等等方式進行。
3) 會議主持人在例會結束后二日內,填寫好《會議紀要表》(詳見附表 二),發送給與會者。
責任編輯:招生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