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提出一個和學生的思維慣性完全不一樣的說法,基于人性中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學生當然想要知道你的說法依據到底在哪里?當你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也就意味著你獲得了繼續和學生對話的機會。
現在還是以高考結束后,錄取考生為例子。
電話招生老師:我是**學校的**老師,今天打電話告訴你一件你想不到的事,并且是一件關于您的大事?
學生:什么大事?
電話招生老師:您的考試成績是100多分,這個成績沒上統招分數線,但是您可以上我們學校,我們學校就是統招學校。(這個結果學生是意想不到的,自己沒上線,現在有招生老師打電話跟自己說沒上線可以上統招學校,學生當然愿意繼續聽下去了。)
學生:真的?我能上什么學校?
電話招生老師:是這樣的,我們學校是**學校,目前的錄取分數線是200多分,但是您的成績的確是落榜了,不過我們學校有一些政策專門針對您這樣高考失誤的學生準備的。(說考生失誤完全是給了考生臺階下,100多分閉著眼睛都能考出這個成績。)
學生:真的?什么政策呢?
電話招生老師:您可以在填志愿時填寫我們學校,但是我們錄取的是線下生。
學生:線下生是什么?能詳細說下嗎?
責任編輯:中賓科技招生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