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譯招生代理的招生招術
隨著高校連年大擴招,落榜生源趨于萎縮,而各地專修學院、民辦高校卻如雨后春筍,大批涌現,僧多粥少,生源大戰愈演愈烈,招生代理出于業務競爭,自然奇招迭出:
一是“掛羊頭掛狗肉”:據透露,目前,一些自考助學班和成教預科班在招生中,都使用這一招,想方設法與名校掛上鉤,在招生時打出名校的金字招牌。當然,這塊金字招牌也得付出相應回報。每招到一名學生,學費的25%付給名校。
二是“漫天撒網”:通過與各中學班主任交朋友,獲取考生資料,按圖索驥,寄發學校招生資料,廣種薄收,的確省力、高效。今年省內某專修學院的招生代理據稱發送了7000多封招生信,最后招到了十分之一的學生,喜得合不上嘴。一些考生同時收到幾張來自不同地方的入學通知書。
三是“層層轉包”:有招生代理與學校簽訂了委托書,則依據學校委托書,尋找“二級代理”,而頭腦靈活的“二級代理”還可發展自己的“三級代理”,酬金則逐級平攤;自己下屬的代理越多,意味著招生面越廣,招到的學生越多。有的代理“腳踩好幾條船”,一旦哪所學校出價高,就把替另一學校招到的學生轉賣出去。臺州一“代理”以每生500元的價格替人招生,結果因為招到的人數太少開不了班,他立刻以每生650元的價格轉賣給了另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