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文案創作者,寫出一篇優秀的文案是比什么都讓你開心的,文案的好與不好,直接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假如一篇文案你寫出來之后,連自己都不喜歡,那么你又怎么能讓別人喜歡呢?假如你的寫作靈感僅僅是來源于你對生活的觀察,那么不管你再怎么寫,寫出來的作品也總是讓你覺得干枯無味,讓人沒有欲望看下去。那么對于文案創作者而言,需要了解那些東西呢?
一個好的文案,不僅僅只需要敏銳的洞察力,還需要來源于對事物的思考,之后再加以融合,最終以用戶的需求表達出來,洞察其實就是“別人都知道,但是沒有發現的東西。”洞察和觀察的區別在于,觀察是“別人都知道,但別人也早發現了的東西。”
下面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觀察是“馬蓉出軌被人罵成狗。”“陳赫出軌被人罵成狗,但比馬蓉好一點。” 洞察就不同了,洞察是“社會對于男女出軌的容忍度是不同的。”
再舉個栗子;比如觀察是“女孩子都愛美,都愛漂亮。”洞察是“女孩子在愛美的同時并不愿意將自己用的什么護膚品,去的哪家美容院和小伙伴們分享。她們期待和小伙伴許久未見之后,別人那一句‘哇!最近你好不一樣,變好看了呢!”
而洞察也分為幾類,分別是感覺洞察、意義洞察(直覺洞察)、推理洞察、傳統洞察等等。
抓洞察,在于不被別人帶著走,而是帶著腦子走。別人可以被情緒帶著走,但你是一個好文案,你是專業的,你不能,作為一個文案創作者,你一定要學會如何去洞察事物,發現人們的內心,再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抓住人們的心里你就贏得了一切。文案最終就是如何走進人們的心中,抓住需求點寫出來的文案不受追捧不可能,不過還是先從觀察看書吧,有了觀察再進一步上升到洞察,之后再一步步進步。